【泸州】垃圾分类是一项全民运动,口号和行动力的统一才是政策落实的关键所在。
今天,记者走访了我市主城区多个机关、企事业单位了解到,垃圾分类工作都做得很到位,他们都在楼外公共区域设置了分类垃圾桶,按照“可回收”、“不可回收”两类回收的分类垃圾桶。
泸州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王泽佩表示:“要求垃圾分类过后,我们局里面高度重视,我们当时选择了较好的不锈钢外壳 平时便于打扫卫,好清洁,里面又设置了两个桶,分别能够装置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垃圾,当然为了便于职工投放 我们在盖内两处,用醒目的标识分别设置了垃圾分类箱,目前绝大部分职工都能遵守按照垃圾分类进行投放 。”
此外,一些单位还在公共区域醒目位置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栏,加强广大职工垃圾分类意识。一些单位工作人员表示,垃圾桶的分类放置,分类意识已在潜移默化中督促着大家遵守。
泸州市农业局工作人员肖毅表示:“主要是生活方面的垃圾,吃剩的东西那种,就丢在不可回收里面,像用废的工作上的用纸、书稿、废纸这种,就交到可回收里面,便于办公区的卫生和环境。”
泸州市农业局工作人员张祥明表示:“这个习惯的养成,它是一个非常慢的过程,特别是家里面,工作办公场所,大家都有这种共同的意识之后,互相之间影响,这种就能日积月累地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效果。”
除了最基础的“可回收”、“不可回收”垃圾桶,一些单位还会格外设置一个“其它”垃圾桶,主要用于收集废电池、废油漆、过期药品等垃圾。

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黎希文表示:“当然电池这些有害有毒的就属于其它类,塑料瓶,纸张这些有用的就是可回收 资源利用起来。”